伦敦移民博物馆对“地方”的想象与实践
深圳和苏州位居“中国移民城市榜”的“状元”与“榜眼”,北京上海也是榜上有名,奈何外地人在这里难以获得本地户口。虽然知道大城市生活便利,工作机会多,但是还是有人会问:“人们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故乡,移民到另一个国度?” 早在2017年,全世界就有超过2.58亿移民生活在他们的出生国之外,其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人口增长、连通性增加、贸易、不平等加剧、人口失衡和气候变化等。
在中国的博物馆与纪念馆中,“移民”是一个十分小众的主题,但仍然可以看到宁夏移民博物馆、湖南省资兴市的东江移民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湖北省的大柴湖移民纪念馆、浙江省的新安江水库移民纪念馆、广东省的客侨移民纪念馆与江西省的瓦屑坝移民文化馆等场馆,却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移民文化研究者林意欣曾于2018担任伦敦移民博物馆策展助理,致力于文化变迁、移民群体及多族群文化的研究。2021年1月15日,在苏州寒山美术馆举办的“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项目中,林意欣以“伦敦移民博物馆对‘地方’的想象与实践”为题进行了一次演讲。
据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伦敦共有移民3317000人。生活在伦敦的移民需要使用英语在当地生活,会处于一种中间状态(in-between),也就是说,移民既不能完全遗忘和抛弃他们的过去,又不能完全去了解和融入伦敦当地的文化。在下面这张照片中,其中一个卡纸上,一位移民伦敦的律师已经进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但是他依然用这样的文字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我在这里很好,但世界上属于我的地方却在他处。”这句话充分反映出一个移民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2013年以来,伦敦移民博物馆在英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备受赞誉的活动、展览和教育研讨会,探索移民在造就我们今天的核心作用——作为个人、作为社区和作为一个国家。林意欣谈到的第一个展览,是在2018年伦敦移民博物馆举办的“难以回眸:改变英国的七个移民时刻“(No Turning Back: Seven Migration Moments that Changed Britain)的展览。此次展览探讨了七个英国移民历史上的转折点,对经历过这些特殊时刻的人们,甚至整个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览中的每一事件都是通过艺术、摄影和个人故事的结合来诠释这一主题,但博物馆也并未利用它们来梳理英国的整个移民历史。
二战爆发后,英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一共出动了约500万军队,其中半数来自印度,但同时国内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1948年6月22日,帝国疾风号(The Empire Windrush)载着492名牙买加移民抵达蒂尔伯里码头。这批牙买加人的祖先最早是由英国人从非洲贩卖到西印度群岛的奴隶。他们的后代如今来到了英国,由此拉开了“二战”后移民的序幕。下面这张照片的右下角有很多纸船,指的就是这一事件。
2018年,当人们发现数百名英联邦公民被错误拘留、驱逐出境并被剥夺合法权利时,“疾风时代”丑闻爆发了。按照当时的法律,这批移民可以拥有英国国籍;但是后来英国政府遗失了与该群体相关的有效的法律文件,所以他们将会面临被解雇甚至取消社保的情况。观众调查显示,参观此次展览的人主要以移民群体为主,这其中也包含来自帝国疾风号的移民群体以及他们的后人。而这个展览对于伦敦非移民群体来说,同样是一个了解自己所在地方历史的途径。
林意欣谈到的第二个展览,是伦敦移民博物馆在2018年秋季举办的一场沉浸式展览“呼吸的房间”(Room to Breathe)。该展览通过一系列的房间,借助音频、电影、照片和个人物品讲述个人的奋斗、快乐、失望和成就,包括创建家庭、寻找工作、克服困难、结交朋友和组建社区,邀请观众探索几代新移民来到英国的故事。
华裔作家郭小橹在其获得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的回忆录《东方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East)中说到:“作为一个新移民,一切都是无形的。我无法与当地人完全融合,也无法深入到我周围的西方文化的核心。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这里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稳定地成长。所以我开始像其他第一代移民一样规划自己的生活,从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家开始。”
在一次社会学的调查中,人们发现移民在装饰自己的房间或家庭时,还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家装饰成故乡的模样。展览中7个相关联的房间把移民的生存体验重新演绎,比如,入口展现移民到达的体验,接着需要办理很多关于移民身份的手续,然后进入卧室、厨房、理发店……博物馆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些材料,让他们可以在这些房间中亲自动手,按照移民的经验进行房间布置。在最后一个房间内,观众彼此间还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与移民经验的交流。
展览中7个房间的布局及内容
除了举办展览,林意欣还谈到了博物馆配合展览举办的工作坊。伦敦移民博物馆和欧美很多大中小学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移民史和移民教育的工作。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个“改变英国的七个移民时刻”展览的教育工作坊现场,博物馆工作人员向伦敦当地的一个公立小学介绍移民史,这其中既有移民,也有非移民。
这张图片是一个戏剧工作坊,让移民群体是参与到即兴戏剧的体验中,对自己身体、心理和生存状态进行感知。
从1998年开始,英国在每年6月20日“世界难民日”前后设立了“难民周”(Refugee Week),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艺术、体育和教育等创意活动,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建立超越种族身份的联系,并鼓励人们理解有些人流离失所的原因,以及他们在寻求安全时面临的挑战。伦敦移民博物馆在难民周也会组织活动,邀请移民在博物馆展开对于自己的地方想象或地方回忆的实践。在下面这张照片中,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烹饪了自己本国的食物,然后拿到移民博物馆和大家分享,象征性地收取部分费用。
英国黑人数量相对较少,即使在伦敦,黑人也不过1万多人,约占伦敦人口的1%)。每年的10月是英国的黑人历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旨在纪念世界各地的黑人社区所取得的成就并回顾黑人的历史。下面这一系列照片就是黑人群体在博物馆中举行的社群文化交流活动,这其中也带有地方性的特点。
下面这张照片是关于博物馆举办的“城市漫步”(City walk)活动,主题是寻找过去的犹太人社区。在上世纪30年代,伦敦有一个非常大的犹太人社区,而到了50年代开始向孟加拉人社区转变。博物馆根据一位犹太作家对于这个犹太社区的回忆,带领活动的参与者去找寻当年犹太社区存在的痕迹。这个活动的参与者全部是犹太移民,很多人的年龄都比较大了,他们在找寻的过程中也会分享自己的家庭记忆。
林意欣认为伦敦移民博物馆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社区营造。“移民”是一个总称,其中包含了中国移民、巴基斯坦移民、伊朗移民等等,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社群。不同的社群把移民博物馆作为一个“根据地”,去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文化;同时伦敦移民博物馆作为一个主体,也积极地与社区发生对话,代表移民或者直接让移民同其他观众对话。另外,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他们他能够回忆起他们在故乡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的生活细节;但是对于二代移民来说,他们只能通过他们父母口中的描述展开想象。由于第二代移民缺乏更加具体的依据,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工作坊和活动,可以帮助他们的想象进一步细节化,并促进更多的交流。
林意欣还在苏州寒山美术馆中,通过装置艺术的形式,将自己对移民状态的理解进行了一次视觉化的呈现。她的作品《漂流者》中的生活物品都是她在废品站与拆迁房子中收集而来,都是人们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时遗留下的生活物品。面包车内还置入了多种声音,主要是生活在苏州的韩国人、日本人同苏州本地人之间的对话。
图片来源于作者
时隔38年,卢浮宫被盗盔甲物归原处!那些为公众所不知的博物馆失窃案
最高奖金达15000元!宁夏博物馆红色主题文创大赛重磅开启!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21年年会召开,探讨新冠疫情常态下的博物馆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行业最新资讯▼